目的地搜索
学习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支教团日记 | 奋斗驱萧索 不负少年时
2024-04-07 21:51  

编者按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中,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深入田间地头,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农业生产,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梦想的未来,一起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奋斗驱萧索不负少年时

川渝首届“青马学员说”基地实践见闻

何姿岳

初入小镇,似入“桃花源”

“海棠不惜胭脂色,嫣然一笑古昌州。”阳春三月,海棠花正艳,来到美丽的“海棠香国”——荣昌,我跟随2024川渝首届“青马学员说”基地实践的脚步走进了位于重庆市荣昌区的直升镇,共同探寻新时代青马工程学员的基层善治之路。

图片

第一天基地实践报道,拉着行李箱来到“燕儿村·溪上”集合点,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桃花源记》吗?在我印象中南方乡村的样子跃然眼前。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乡亲们围坐,到处一派热闹景象。

荣昌的美,美在生态底色、田园本色、乡土特色。报道第一天,我和各位青马学员代表先后走进万宝村村委会“小院家”展厅、椒香小院里的“青春茶舍”,学习“党建+网格化+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感受在“新质生产力”影响下的和美乡村发展。

这也让我对乡村基层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把直升镇小院里学习到的基层治理经验打包带回支教地,结合研支团特色,全力推进强村育学。

图片 图片

实践参观,感悟红色国家精神

“干,是一时的苦;不干,是一辈子的苦!”这是我在参观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家园时,一位“国宝级”老党员张佐成在讲诉其当年革命故事时所说的话。简朴的小楼、发黄的信件、珍贵的照片、逼真的布景……在实践参观的过程中,峥嵘岁月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革命场景历历在目,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青马学员既要实干,还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一声声掷地有声的入党誓词,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红色革命精神的伟大,进一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年轻人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图片

非遗体验、助农采摘

绘制美好乡村祝福

“先揉,再砸,再拉,慢慢修出形状……”一堂特殊的青马实践培训课正在进行。实践培训第二天,我和大家参观安陶博物馆,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荣昌陶非遗文化和制陶工艺;在实践操作拉胚、塑形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制陶的乐趣,深刻感受非遗文化的匠心传承。随后又来到道观村“花田农场”,扛起锄头,跨起水桶,团队合作亲手种下一颗颗椒麻苗,春天播种,一同期待秋的收获。“燕儿村沃柑,甜得噻!”拿起剪刀背起篮子,我和团队学员又闪现“春见果园”,学习沃柑的种植方法及生长过程。我们穿梭在果树林间,帮当地果农采摘、搬运、分拣、装箱,助力农业丰收。

图片 图片

傍晚,我和村民一起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制作五谷画,借助粮食绘制下美好祝福。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一位正在读小学的一年级的小男孩一起,用五谷拼凑“研支团”的字样。

“老师,这个字是‘津’吗?”

“老师那你可以跟我讲讲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吗?”

看着他对外面的世界有着那么多的憧憬与好奇,对“长大”这件事有着强烈的向往与期待,也让我打心底里感到,来到重庆,来到西部,来到这儿的特殊意义。

图片 图片

乡村振兴没有旁观者

咱们都是追梦人

在支教一年的实践当中,我常常在思考,新时代青年是什么模样?又应该要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直到经历了2000多公里的行程,直到窗外的景色从北方田联阡陌的耕地农田变为南方连绵不断的群山,听着孩子们说出的梦想和眼里的渴望,看这乡亲们说出的需求,我找到心中的答案——“走进西部、了解西部、爱上西部”。

从去年开始筹备录制本次“青马学员说”视频,再到荣获市二等奖成功入选本次基地实践,与川渝两地的优秀青马学员代表在直升镇相知、相遇、相熟,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可贵的实践经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带头示范,力争将乡村“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引导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图片

青春不止,马不停蹄。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作为青马学员、西部志愿者,在投身基层的一年中,我将以优秀基层工作者为榜样,在火热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有志青年靠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来源:继之青年微信公众平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