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习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支教团日记 | 云端携手,共筑“津陇”课堂
2024-04-13 17:09  

 

编者按

自2002年以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扎根甘肃省定西市,用他们的满腔热忱书写着一部关于梦想照进现实的青春篇章。他们带着对教育强国的坚守,用生动的课堂、丰富的活动,将红色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云端携手,共筑“津陇”课堂

周扬

“津陇”启航:探索与实践的交汇

“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因为红色的鲜艳好看!”

“不对,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

课间这样一串对话不禁让我回想起近代史课上,老师曾说“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我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是啊,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呢?那是革命先辈的鲜血染成的,只因红旗飘扬,苦难的人民不再萎靡,巍巍中华得以续写奇迹。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讲好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

随着“甘肃麻辣烫”的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甘肃美食、甘肃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那如何讲好孩子们的家乡甘肃定西的历史文化呢?通过深入了解,我渐渐发现当地课程中缺乏红色文化的学习,现有的道法课仅在高年级讲授近代史小知识,而学生们对红色知识的渴求一时难以得到“满足”,于是我立刻联系历史文化学院求是学社和红色文化育人基地开展了本次“云上津陇”系列课程,希望通过红色思政课和红色素拓课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为西部教育事业注入薪火之光。

跨越时空,向英雄致敬

“小朋友们知道红领巾的前世今生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红领巾呢?你们知道国徽由哪几部分组成吗?祖国妈妈沧海桑田的巨变又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学院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依托现有红色文化育人基地,以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小继承者和弘扬者为目标,切实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红领巾的一生”到国家基本常识,再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一次次备课、一遍遍试讲,一回回推倒重来,我们在备课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选取更加适合小学生理解的红色知识加以运用。西关小学的学生们体验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云上思政课”。

当孩子们看到泸定桥上,红军将士用生命搭起桥梁,抗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时都忍不住地红了眼眶,这一刻我也明白了教书育人的魅力。

所以究竟是什么让红星如此闪耀呢?我想是大渡河上的汹涌澎湃,是红军跋山涉水的日夜兼程,是鲜红的热血,更是人民的信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教育没有距离,星不远,梦也是。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为自己能有机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而感到幸运。 

小小讲解员,大大志愿心

“小朋友们好,我们是‘云上津陇’系列素拓课的主讲人,今天呀,我们一起看看‘红领巾讲解员’是怎样练成的。”

我们从“讲解仪态”“发声方法”“讲解技巧”等方面亲身示范,深度挖掘定西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定西航天英雄唐胜杰的故事设置模拟讲解练习,用实际行动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我是家乡推荐官,我的家乡我代言。”一声声稚嫩的童声在教室响起,小学生们踊跃互动发言,积极学习讲解技巧,主题素拓课程累计培训500余人,系列培训效果显著。从定西历史、英雄人物再到新时代航天精神,清晰的吐字、丰富的表情、自信的笑容、精彩的讲解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阵阵掌声。

小小讲解员,大大志愿心,通过“培训+实践”的形式引导小学生们争当红领巾讲解员,进一步承担起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

扎根岗位,奉献青春

“周老师,下周还能继续给我们讲吗?”

“我们还想听家乡的历史文化。”

“当然可以!”

我想相逢的意义正是在于照亮彼此,每一次精心备课都会因为一个个纯真求知的眼睛而值得,每一场志愿服务都会因为一双双用力欢迎的小手而珍贵。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一处课堂,无限可能,“云上津陇”系列思政课、素拓课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正所谓红色文化中的每个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每一处遗迹都是教学素材,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点亮红色精神,帮助孩子们坚定文化自信,打好精神底色。我们的力量或许渺小,或许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涓滴之力最终会汇成磅礴伟力,照亮更多西部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继之青年微信公众平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