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在第六十二个雷锋日到来之际,我校各学院青年志愿者以行动诠释奉献,用热情书写担当,在校园内外掀起“青春志愿服务”的热潮。从社区助老到环保公益,从科普宣讲到助残帮扶,点滴善举汇聚成温暖星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平凡却闪光的瞬间!
新闻传播学院:志愿服务 “声声”不息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志愿者走进天津地铁六号线“共青团主题车站”乐园道站,开展“乐享服务·志愿成园”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中,志愿者深情演绎诗朗诵《致奋斗的青春》,以铿锵之声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作为“青年先锋岗”主力,他们围绕车站主题讲解、文明出行倡导、应急救助等开展服务,累计引导乘客500余人次,发放文明宣传手册200份,以实际行动营造轨道交通文明出行氛围。
本次活动将学院专业特色融入志愿服务,展现出新闻学子“以声传情、以行践责”的素养。未来,学院团委将立足“大思政”格局,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建设:一方面拓展“地铁志愿服务联盟”“社区文化宣讲”等项目,推进服务领域多元化;另一方面强化“专业+实践”培养模式,通过融媒体技能培训、公益传播策划等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引导学生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为弘扬社会正气注入青春动能。

经济学院:网格治校显担当,志愿青春展风采
经济学院团委以“网格化治理”模式,组建了一支20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校园网格责任区域开展服务。活动当天,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分区域进行环境清洁、自行车规范摆放、绿化带垃圾清理,并规范6处停车点,以实践诠释雷锋精神。
未来,经济学院团委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通过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为文明校园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管理学院:“锋”火相传,银龄相伴
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管理学院2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西青区第一养老院,开展“锋火相传,银龄相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科技助老、知识科普、暖心陪伴等多元化服务,架起跨代际的温情桥梁,让雷锋精神在春日里闪耀。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化身“银龄辅导员”,手把手教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常用功能。从微信视频通话、线上预约挂号到电子支付操作,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反复演示,帮助老人掌握数字生活的“钥匙”。这不仅是一次单向服务,更成为两代人情感交融的契机。志愿者们陪老人聊天解闷,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老人们也热情分享年轻时的奋斗经历与生活智慧。
此次活动不仅为老年群体送去了切实的帮助,也让青年学子在奉献中深化了社会责任感。管理学院团委将持续开展“助老+”系列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青春动能。

音乐与影视学院:艺暖雷锋月,美育惠校园
为弘扬雷锋精神,音乐与影视学院以“文化振兴,美育先行”为理念,开展“艺暖雷锋月,美育惠校园”系列活动,将专业特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期间,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各展所长,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除了丰富多彩的美育文化活动,志愿者们自发组织了暖茶活动,在这春风送暖的三月天,他们将一杯杯热气腾腾的暖茶送到食堂阿姨和校园其他工作人员手中。每一杯茶都伴随着志愿者们真诚的微笑和贴心的问候,让平日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尊重。与此同时,环保行动也在校园里开展得如火如荼。志愿者们拿起清洁工具,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为美化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音乐与影视学院的学子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吸引大家驻足,营造校园美育浸润氛围。他们还通过送暖茶和环保行动,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学院团委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带领团员青年践行雷锋精神。

美术与设计学院:丹青传薪火,美育践初心
美术与设计学院团委以“校园服务+社区实践”双线联动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月活动,推动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学院团委在钢笔尖广场组织“国画共创”活动,师生协力创作水墨长卷,用艺术传递雷锋精神。同时还组织二十余名师生走进西青区盛兴佳园社区,开展“小手绘国风·童心传经典”公益课堂,通过国画教学引导儿童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活动中,志愿者以专业为笔、以服务为墨,既在校园内搭建起艺术实践平台,又深入社区拓展文化传承路径,累计惠及群众300余人次。

未来,学院团委将持续以“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品牌建设,构建“美育+德育”实践体系,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引导青年学子在艺术创作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社会服务中锤炼品格担当,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华。
来源:“继之青年”微信公众平台